个人简介
寿成超 教授博士学位 1982年于中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88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 1990年10月赴美国Tufts大学医学院研修,1994年8月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工作。现为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常委和学科评审组组长、任多个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委、常委及多种学术期刊的编委。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材工程百千层次及北京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和科技部863计划先进个人。寿成超教授长期从事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及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二十余项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曾在国际上率先从哺乳细胞克隆出Ras鸟核苷酸释放因子,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表达特异性、结构特点及信号传导通路等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研究,其结果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在国内首次成功制备了具抗原内影像的抗独特型抗体,并证明了其抗原模拟作用及诱发的抗肿瘤效应;首次分别成功克隆了抗肿瘤单抗3H11与PD4的全长抗原基因;较早发现并提出了肿瘤细胞能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及肿瘤细胞存在VEGF的自分泌现象,并直接证明了VEGF能刺激肿瘤细胞的增殖。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以抗血管生成为策略的肿瘤生物治疗研究,获得了数个具潜在应用前景的抗血管生成小肽,在JBC、Int. J Cacner和BBRC等期刊发表抗血管生成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获相关美国和中国专利授权3项,“肿瘤细胞的VEGF自分泌及噬菌体肽库中VEGF受体阻断剂的筛选”以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通过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相关的研究进展,筛选出了对乳癌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的预后有预测作用肿瘤标志物,包括PRL-3、ARD1A、SNCG等,并在制备了特异性单抗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并对有关机制进行了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Molecular Cancer、Molecular Cancer Therapy、American J Pathology等期刊。
荣誉成就 寿成超教授已指导培养各类研究生60多人(其中已博士毕业35人,硕士毕业17人),有4人获北京大学或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多次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科研论文奖及发明专利奖。以第一完成人多次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论文发表 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Nature、JBC、Oncogen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10部。申请国际专利2项、中国专利7项;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