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82年12月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并开始在阜外心血管医院从事心血管外科工作。1986~1989年师从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郭加强教授,攻读硕士学位。多次赴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修心血管外科。1996年兼任阜外心血管医院瓣膜及辅助循环研究室主任,1999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从事心血管外科专业二十余年来,在冠心病外科、瓣膜外科和先心病外科有极高学术造诣,是目前国内心血管外科新生代学术带头人之一。从80年代末开始,参加了国家攻关项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研究及推广提出了国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危险因素评估及处理对策,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千余例,手术死亡率在1%以下。1996年成功开展国内首例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和左胸骨旁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胸腔镜辅助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完成国家十五重大项目《急重症冠心病外科治疗方案优化的临床研究及推广》,完成急重冠心病搭桥合并左心辅助、搭桥+细胞移植+左心辅助,左心辅助过渡到心脏移植等各种组合术式40余例,并提出了急重症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摸式,连续完成60例心脏移植无围术期死亡,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并体心脏移植,提出了生物心室辅助泵治疗终末期冠心病的概念。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主编《冠状动脉外科治疗学》、《临床微创心脏外科技术》、《今日心脏血管外科学》,以及多部书籍和教材相关内容的编写。在瓣膜外科方面其研究成果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形态分型”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瓣膜置换手术的改进与提高、瓣膜置换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术曾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1995年率先在国内将双孔技术运用于二、尖瓣修补,并结合自主研发的成形环,改进了二、三尖瓣环的成形效果,承担了科技部创新基金和国家十五攻关相关课题,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牛颈静脉带瓣管道并完成一期临床试用,新一代抗钙化处理的猪无支架主动脉瓣及牛心包支架生物瓣完成大动物试验,进入临床研究,并开展了生物脱细胞材料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及带瓣管道的基础研究。
荣誉成就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在瓣膜外科方面其研究成果“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形态分型”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瓣膜置换手术的改进与提高”、“瓣膜置换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术”曾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系统地阐述了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可复性标准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有关研究曾获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1996年分别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医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基金, 2001年首届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2004年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称号,2005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6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社会任职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外科管理委员会主任,卫生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卫生部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循环杂志》主编,《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副总编,《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委。
论文发表 先后发表各种学术论文1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