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杜昕,女,主任医师,1971年7月生,医学博士。1996年7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七年制,1999年7月在同济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7月至今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工作心内科工作,2006年12月-2008年3月在George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health,SydneyUniversity,Austrilia做访问学者。2008年4月在中国乔治中心兼职做研究工作。近年来主要发表论著:1.杜昕,易宗春,辛华雯,戴闺柱.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对培养鼠心脏成纤维细胞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0;2(3):185-187.2.杜昕,戴闺柱,冯宗忱.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对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的影响.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26(1):64-66.3.DuX,MaCH,LiuXH,DongJZ,WangJN,ChengXJ.AnticoagulationcontrolinatrialfibrillationpatientspresenttooutpatientclinicofcardiologyversusanticoagulantclinicsChinMedJ2005;118:1206-12094.杜昕,聂绍平,吕强,等.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20(11):653-6555.杜昕刘晓惠吕强等.心力衰竭发作前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长期预后中华老年多器官衰竭杂志2006;5:1026.杜昕,康俊萍,吕强,等冠心病患者中未诊断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和预后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8297.胡荣,聂绍平,杜昕,等代谢综合征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5298.聂绍平,杜昕,吕强,等冠状动脉造影首诊科室对血管重建方式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8219.聂绍平,吕强,张崟,杜昕等.中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侵入与早期保守策略的评价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30710.聂绍平,杜昕,刘小慧等.冠心病血管重建术后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09711.康俊萍,杜昕,聂绍平等.不同性别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中国综合临床2006227581-583承担的科研项目:非瓣膜性房颤预防血栓栓塞的研究(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课题,编号2003A01);冠心病的疾病管理计划(北京市卫生局青年基金项目);烟草暴露对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的触发作用(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主要参加的科研项目:心房间质纤维化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慢性化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主要参加者)。作为研究主任负责的课题: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CPACS)(中国乔治中心项目);以社区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简化管理模式研究-预试验(中国乔治中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