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就医助手
首页 > 找专家 > 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 > 陈岗 > 详细介绍
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
陈岗
陈岗 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 病理科 主任医师 从医:29年 擅长:肺癌、胸腺瘤、肉芽肿病理分型与临床诊疗和预后
专家详情

个人简介 1995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有30年丰富的临床病理诊断经验,尤其擅长各种胸科疾病的组织病理和细胞病理诊断,在胸腺瘤、肺癌、结核、结节病、间皮瘤、淋巴瘤鉴别方面有较深造诣。善于应用分子病理技术进行鉴别诊断和临床诊疗相关性分析。

荣誉成就 1996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六完成人)200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03年)首届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04年)卫生部第八届医药卫生青年科技论坛三等奖

论文发表 1. 陈岗, 何开玲,许良中. 48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中的p53基因突变.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5;22(4):241-2442. XU Liang-zhong, ZHU Wei-ping, CHEN Gang. Studies on morphological typing of AgNOR. Pathol Int 1995;45:860-865(SCI论文,IF=1.07)3. 陈岗,许良中,何开玲,朱雄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中的17p杂合性丢失.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6;23(6):411-4134. 陈岗.Bcl-6--- 一种新的与淋巴瘤有关的癌基因。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6;23(增刊)2365. 陈岗.上皮膜抗原表达与胸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分析.中国癌症杂志 1999;9(4):284-2866. 陈岗,许良中,何开玲,朱雄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中p53基因mRNA的表达.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9;26(6):428-307. 陈岗,陈文虎,何卫中.PCNA表达与胸腺瘤病理及临床的相关性分析.实用癌症杂志 2000;15(6):573-748. 顾月清,陈岗,何卫中,林震琼.肺部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实用肿瘤杂志 2000;15(2):113-149. 陈岗,陈文虎,何卫中,蒋勇,周允中,黄偶麟.胸腺上皮肿瘤分级的临床病理学意义.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1;30(2):105-10910. Chen G, Marx A, Chen WH, Yong J, Puppe B, Stroebel P, Mueller-Hermelink HK.New WHO histologic classification predicts prognosis of thymic epithelial tumors: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200 thymoma cases from China. Cancer 2002;95(2):42011. 陈岗.复合型胸腺瘤的病理学诊断及其临床意义.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2;31(5):416-1912. 钟华,陈岗,韩宝惠.8例胸腺类癌的临床分析.肿瘤学杂志 2002;8(4):236-3713. 时梅萍,陈岗,何卫中,叶敏.肺隐球菌病三例.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2;31(6):572-7314. 时梅萍,包国良,陈岗,何卫中,叶敏.p53 mRNA、MDM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2;14(6):377-7915. 王玮珉,陆舜,张伟,廖美琳,陈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前病人神经内分泌分化及p53、nm23表达的临床意义.肿瘤 2002;22(5):438-3916. 陈岗,黄平.肺内胸腺瘤一例报道.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2003;2 (1):6517. 陈岗,朱雄增.原发性肺内脑膜瘤一例报道.上海市病理学会 2003年会18. 丁征平,申屠阳,韩文彬,周允中,陈岗.肺癌术中胸腔冲洗液细胞学的临床意义. 肿瘤 2003;23(5):431-3319. 陈岗,徐辉,李文燕.胸腺上皮肿瘤的超微结构观察.电子显微杂志 2004;23(1):36-4120. 马睿,王颖,陈岗,张惠珍,万欢英,黄绍光.COPD患者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和粘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4;24(12):1031-4421. 白皓,张雪艳,纪灏,陈岗,韩宝惠.P53和nm2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4;19(6):497-50022. 陈岗,朱雄增.原发性肺内浆细胞瘤一例报道. 上海市病理学会2004年会23. 范利民,宣学金,张俭,曹克坚,叶敏,陈岗*.胸水中肺腺癌细胞DNA定量检测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上海医学 2005;28(6):462-6424. 邵晋晨,陈岗,何卫中,时梅萍,赵兰香.胸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5;21(2):178-8125. 陈岗,易祥华.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病理学的回顾与展望.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5;34(8):490-9226. 陈岗,朱雄增.新WHO胸腺上皮肿瘤分类简介及述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5;34(12):769-7027. 陈岗,廖美琳.WHO2004年版肺癌病理学分类及其临床意义.临床肿瘤学现状 2005;2(3) :7-928. Fang WT,Chen WH,Chen G,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ymic epithelial tumours: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204 cases.(SCI论文,IF=2.24)Ann Thorac Surg 2005;80:2002-729. 李榕,范小红,钟华,陈岗,冯久贤,韩宝惠.COX-2、VEGF、HSP27和p53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上海医学 2005;28(6):465-6830. 艾星浩,陆舜,陈岗,纪灏,虞永峰,廖美琳.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化疗后病理改变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肿瘤 2005;25(5):466-7031. 方文涛,陈文虎,陈岗,何卫中,蒋勇.胸腺上皮肿瘤的外科治疗---204例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 2005;25(4):377-8032. 马睿,王颖,陈岗,张惠珍,万欢英,黄绍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MUC5AC表达及其与核因子-κB的关系. 中华内科杂志 2005;44(10):783-8433. 陈岗,廖美琳. 非小细胞肺癌新亚型分类的临床意义. 肿瘤 2006;26(12):110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