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就医助手
首页 > 找专家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李善泉 > 详细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李善泉
李善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从医:54年 擅长:三叉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
专家详情

个人简介 197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1993-1994年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疗中心神经外科进修学习和研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80年代初,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颅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的临床诊治研究,创新地运用先进的影像学诊断和显微血管减压术,使无数痛患者摆脱疾病痛苦,疗效显著,至今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颅底肿瘤显微外科的临床工作中,运用经双额底内侧入路行鞍区大型肿瘤切除术,采用小脑远上外侧入路切除岩尖、桥脑小脑角肿瘤,以及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的肿瘤全切除和面神经解剖及功能的保存等。大胆而稳妥地开展脑血管病的显微外科治疗研究,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在择期手术治愈大量患者的临床实践基础上,进行了随机性、前瞻性研究,在国内较早地倡导和实施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HuntI-III级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表明,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再出血和死亡率;同时也对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和临床防治进行深入研究,有效改善了该类病人的预后。科研成果:组织和负责课题“颅神经疾病的显微解剖、神经电生理探测评估及临床治疗的系列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李善泉,周梁主编。临床医师高级研修丛书《颅底疾病诊断与治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参与编著《实用临床医学全书》,《临床治疗学》,《自我医学保健》,《神经外科手册》

荣誉成就 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社会任职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上海分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特聘审稿专家、《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神经病学和神经康复杂志》编委。

论文发表 撰写发表论文:1. 小脑幕脑膜瘤的分类及治疗探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5;5(21):32. 经去颧弓扩大颞下入路切除海绵窦、岩尖、上斜坡肿瘤。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1997;3(3):12-153. 面肌痉挛神经电生理检查的临床诊断意义。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7;5(23):174-1754. 脑前循环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9(13):2855.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预后因素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5(24):146-1486.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诱发肌电图监测和评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3(24):87-897. 磁共振体层成像脑血管显影术(MRTA)对颅神经疾患“血管压迫”病因的诊断。中国临床神经科学,1998;3(6):25-298. 面肌痉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探讨。中国临床神经科学,1999;9(7):151-1539. 经双额底内侧入路切除鞍区大型肿瘤。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5(25):168-16910. 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显微外科治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0;12(5):203-20511. MRTA对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压迫”病因诊断的探讨。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6(8):114-11612. 脑室出血中血块与脑室体积变化及病理改变。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9(27):371-37213. 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的选择。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11(21):545-54714. 腹部反麦氏点穿刺法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中的应用。临床外科杂志,2001;9(9):315-31615. 原发性高血压犬模型的建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3;9(23):406-40816. NBCA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3;5(23):259-26017. 大脑后动脉远侧血管病变的栓塞治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3;6(8):172-17418. 福爱乐医用胶在后颅窝手术的硬膜封闭中的临床应用。临床外科杂志,2004;9(12):577-57819. 血管内超声在颈动脉狭窄诊断及支架成形术中评估的应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7(24):55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