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云峰,男,主任医师,教授,消化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会消化病分会常委、中华肝脏病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中华消化及内窥镜学会长春分会副主委、临床肝胆病杂志副主编、吉林省朝鲜族经济科学技术振兴总会副理事长等职。197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1990年在东京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3年留美,在托马斯?杰弗逊大学读博士后。主要专长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胃肠道疾病的诊治及内窥镜下的各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熟悉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肿瘤学。曾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吉林省科委,卫生厅研究基金课题负责人。且获取日本文部省自然科学基金,厚生省特定疾患研究基金完成了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攻关课题。用Lactoper-Oxidase法标记成功人类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首次发现了肿瘤细胞膜上的rhG-CSF,阐述了受体与增殖效应之间的关系。又用Bolton-Hunter法标记成功人类重组粒细胞-吞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发现了两种高亲合性受体和低亲合性受体,纠正了过去一直被认为只存在一种受体的错误观点。并发现了潜在性增殖转化因子(TGF-ß)在体内激活的机理及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DNA合成抑制作用。提出了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骨髓造血机能障碍是全血细胞下降的重要原因的新观点,填补了细胞因子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空白。不仅在基础理论方面,而且在临床治疗方面做出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工作。先后在美国的《癌的研究》、《生理生化学通报》、《临床医学》、《细胞》,日本的《癌和化学疗法》、《生物治疗》、《治疗学》、《日本癌的研究》、《临床血液》等著名的医学杂志上发表了50多篇论文。SCI收入论文21篇,已被引用756次。先后参加国际免疫学会(柏林),美国医学学会(华盛顿),日本肿瘤学会(东京)等各种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发表10多篇文章,受到了国外同行专家的关注和高度评价。代表著作有《癌前病变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及基因表达》,《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骨髓造血机能障碍的研究》,《潜在性TGF-ß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急性白血病细胞膜上的rhG-SCF受体》等。培养医学研究生48人,其中硕士生40人、博士生8人。